血小板,也成为血小板质子,是凝血系统中的一种含血色素的成熟血液细胞。它们能独立于血液流动中,在内环境中激活、粘附并凝聚,从而对物理性的血液凝固和机械性的破损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守护作用。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的干细胞分化而来,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即具有增殖能力。它们几乎在人体血液循环中可以停留7天,同时它们可以游走,找到机体内部和外部的血小板缺乏和血管受损的地方、积累起来,把血流阻断,用于机体内部的机械性血液凝固和损伤修复。
血小板一般来讲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大小。血小板的表面有血小板受体,能够结合凝血因子,促进它们粘附和聚集,在血小板聚集上形成一种可溶性的血小板皮层,从而形成一个血小板聚集的桥梁,更好的促进凝血。
血小板以及它们与其他细胞等组成的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是人体内保持良好血液循环状态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正常的凝血能力,能有效阻止出血和血液凝固,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伤,保护完整的代谢健康。但是血小板细胞的数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变动,因此机体凝血能力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出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硬化等病变,严重时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
因此,必须充分关注血小板的数量和凝血能力,通过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合理的身体锻炼,及时发现机体凝血异常,及时进行血小板、肝素等药物治疗以及正确的凝血检查仪,积极改善血小板含量及凝血功能。
手机:13028993697 邮箱:beiyin009@163.com
上海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