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血液中特殊的细胞,曾被称为血象细胞,拉丁学名为"Platelets",是血液中能够进行凝血作用的关键成分之一。它们没有核,形状小巧,大小在2µm-4µm之间,在血液中的数量为150-400万/μl的范围内。
血小板在血液凝血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发生出血时,血小板会凝聚在血管内壁,形成血栓,从而堵塞血液,止血效果显著。此外,血小板也参与脂质的交换,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促进淋巴液运动等。
血小板会随着正常血液循环,流到血管壁,波动变化后,血小板会直接粘附,将细胞附着在血管壁,而不需要调节因子的参与,这也是血小板抗凝血效果之所以相对其他细胞更加明显的原因之一。
血小板一旦失去粘附性,就会发生血小板减少症,该病易引发缺血性盲症和消融性出血,如口腔出血、尿血、皮下出血、肝性贫血、出血性中风等。因此,血小板数量是血液凝血功能正常安全的标志之一,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时,应及时进行治疗,以确保血液循环的健康状态。
手机:13028993697 邮箱:beiyin009@163.com
上海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