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血液系统中有四大组成部分:血小板、红血球、白细胞和血浆。血小板具有抗凝、修复和凝结血液的作用,被誉为血液系统中的“小吸血鬼”。
血小板主要由脾脏分泌,单个血小板有大小之分,大的约为2 μm,小的约为0.5 μm。结构上,血小板呈椭圆形,具有很强的柔韧性,可以抗压,抗冲击。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支撑剂,具有很强的抗凝能力,当受到外界创伤、污染或免疫因素的刺激,可自动改变形状,成为更加黏稠的血栓,阻止血液不断外渗,起到修复伤口的作用。
此外,血小板还有其他有益作用。被肿瘤细胞或血液系统内的细菌危害时,血小板便可激发免疫细胞,以有效抵御肿瘤细胞及细菌,防止感染;同时,血小板也能发挥协调新陈代谢以及抗氧化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如果血小板的含量不足,便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即血液循环系统不足,可引发出血、皮下瘀血等问题,常见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是嘴唇及舌头暗紫、月经失血量明显增多、严重时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因此,血小板的含量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正常人体的血小板计数应该在150-450计,超过或低于此范围都应及时及时予以检查,以免影响血液的循环和凝固作用。
手机:13028993697 邮箱:beiyin009@163.com
上海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